hotbuy集運12月9日報道 德國《每日鏡報》網站12月7日發表記者卡拉·諾伊豪斯和貝內迪克特·福格特的述評文章,題為《為何中國經濟只在一年時間內就重回增長路線》,全文摘編如下:
在新冠疫情暴發大約一年後,中國控制了疫情,而世界上很多國家仍在同疫情作鬥爭。
中國最近僅報告了幾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出現的病例大多和國外有關聯。天津暴發疫情與從德國進口的豬肉有關。據説在凍豬腿的包裝上檢測出了病毒痕跡。這些豬肉首先從德國進口到天津,然後從那裏轉運到山東德州。天津有8人被感染,當地隨後對超過100萬人進行了大規模核酸檢測。
天津的例子表明:在某地發生新冠疫情後,當地會立即進行大規模檢測。
中國採取的隔離、戴口罩和測體温等措施阻止了疫情擴散,相應的手機應用程序實現了精確的傳染鏈跟蹤。此外,嚴格的入境限制已經實施了數月,那些被允許進入該國的人被嚴格要求進行14天隔離。
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着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奢侈的問題:中國根本沒有足夠的集裝箱來運送美國人和歐洲人目前訂購的所有商品。特別是出口業務表現良好,據報道中國的集裝箱製造商正在加班加點工作。